在徐州市妇幼保健院的产房、新生儿科和手术室里,输液泵与注射泵的“滴答声”是患者生命的“守护节拍”。这些设备以每小时数毫升的精度输送药物,一旦出现误差,可能引发用药过量或不足,甚至危及生命。作为医院设备管理的核心部门,设备科通过标准化质控流程,用专业输液设备质控器为每一台设备“体检”,将用药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
临床案例▼
0.1毫升误差背后的生死时速
据统计,我国每年因输液泵/注射泵故障引发的医疗事故中,60%与未规范质控有关。2024年,某医院曾发生一起因输液泵流量误差导致的用药过量事件:一台使用3年的输液泵因泵头磨损,实际输注速度比设定值快15%,导致患者血压骤降。这一案例揭示了输液泵质控的紧迫性——设备老化、部件磨损、未定期校准,都可能成为隐藏的“定时炸弹”。
输液标准质控器▼
设备科的“质控利器”
在徐州市妇幼保健院设备科的维修办公室里,一台形似小型工作站的福禄克输液设备分析仪正在运行。这款便携式设备能精准检测输液泵的三大核心参数:
流量误差:通过测量一段时间内的液体容积,计算实际流速。例如,设定25 mL/h的输液泵,若检测误差超过±5%,设备会立即标记为“不合格”。
阻塞报警压力:模拟管路阻塞场景,测试设备能否在压力达到设定值(如200 kPa)时触发声光报警。测量范围高达45 psi,确保检测无死角。
报警功能完整性:验证设备对气泡、门未关紧、电池电量低等异常情况的响应是否灵敏。
“该设备的‘自动启动’模式是最大亮点。”设备科质控员李工介绍,“它仅在检测到液体流动时开始测试,避免了传统设备因空转导致的误差,准确度提升30%。”
未来展望▼
智能质控让安全更进一步
随着医疗物联网的发展,徐州市妇幼保健院设备科有望将质控器与医院信息系统联动,实现设备运行数据的实时监测。例如,通过分析历史检测数据,预测泵头磨损趋势,提前安排维护,将“被动维修”转变为“主动预防”。
“每一台输液泵的背后,都是一条鲜活的生命。”设备科主任表示,“我们通过专业输液设备质控器的精准检测,为临床治疗筑起一道看不见的安全防线。”
小贴士
若患者发现输液泵发出异常报警声,或感觉输液速度过快/过慢,请立即告知医护人员!您的警惕,是安全治疗的最后一道防线。
监制丨曹永
总编丨马传卫
副总编丨范玉娇
编审丨刘燕敏
审核丨李逸群
供稿丨徐玉婷
编辑丨周君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