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我科组织全体医务人员集中观看《妙手仁医—吴孟超》专题片,耳濡目染了一位90岁高龄的肝胆外科医生、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吴孟超的先进事迹,闻后除了震惊,有太多太多的感动和感想。
六十年前,他搭建了第一张手术台,到今天也没有离开。
手中一把刀,游刃肝胆,依然精准,心中一团火,守着誓言,从未熄灭。
他是不知疲倦的老马,要把病人一个一个驮过河。
他就是中国肝胆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孟超。
首先看到吴老治疗病人王甜甜的事例,八十多岁老人吴孟超的苍桑与小姑娘王甜甜的青春形成视觉上鲜明的对比,吴孟超的那句“一线希望,百分百的努力”给我强烈的冲击力,更是不惜以数十年行医积的赫赫声名做赌注,赌一个年轻的生命的存活,我看到了吴老的崇高医德。
长期以来,我国肝癌患者占了世界一半左右。吴老同肝癌斗争了整整70多年,挽救了13000多人的生命,其中年龄最大的88岁,最小的仅4个月。他成功救治的病人最长存活45年,这一纪录至今还没被打破。据介绍,现在的吴老拿东西手会微微颤抖,可一上手术台,性格温和的他就像换了一个人,很有霸气,被称之为不知疲倦的“开刀匠”,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使我国肝脏外科从无到有、领先世界的卓越建树和挽救过无数病人、创造生命奇迹的医术仁心,赢得了医学界同仁的尊重,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赞誉。
作为一名医护工作者,学习吴孟超同志的先进事迹,具体到工作中,首先就是认真负责严格要求自已。无论是碰到什么难,都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严格对待,勇于承担。
其次是孜孜不倦的学习和探索,对知识和技术橢益求精。他创造的“吴氏刀法”以精准见长,快速著称,整台手术就像是电脑程序设计和控制的一样精确,手术时,心到刀到,如行云流水。他学生说:吴老手术技术之火纯青,理论与实践结合之完美,后人难以企及。
还有就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老当益壮。吴老是一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坚强战士。早已功成名就的吴老,在不少人眼里,本可以选择尊荣,选择享受,选择超脱,甚至还可以选择很多,但他选择了继续前行。
最后,向吴孟超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对人民极度热忱。他不仅有精湛的医术,更有着高尚的医德。吴老说:“一个好医生,眼里看的是病,心里装的是人。”他每次接诊,都对病人亲切的微笑,聊聊家常,拉近与病人的距离。冬天查房,他总是先把自己的手焐热,再去触摸病人的身体,还常常用额头去感觉病人的体温。做完检查,他也不忘顺手为病人拉好衣服,掖好被角,还摆好床下的鞋子。他所在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在确保诊疗效果的前提下,尽量用便宜的药,尽量减少重复检查,给患者减轻负担,一心为病人着想。
那么是什么样的精神鼓舞着吴老,在九十多岁高龄依然奉献于祖国的医疗事业?我想吴老的精神力量就是来自于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坚定信念,也来自对外科医学的热爱和强烈的进取心。
做为普通的医务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要把吴老做为自己做人做事的标杆,工作中精益求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像吴老那样,始终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以全部的心思和精力献身热爱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