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公众号

医院动态

从“坚决引产”到喜极而泣:精准诊断化解认知偏差

1761124751617452.png

妇幼故事 

近日,一位曾辗转多地的孕妇在徐州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孟庆勇团队帮助下,顺利分娩一名女婴。这例伴有家族遗传史及胎儿生长受限的复杂病例,最终通过精准的产前诊断和深入的医患沟通,迎来了圆满结局。

1761124811374731.png

01 主动介入,打破僵局

该孕妇在孕晚期由当地医院转入徐州市妇幼保健院。转诊原因是在产检中发现胎儿多项生长指标——尤其是头围严重偏小,低于同孕龄标准的第1百分位数,初步怀疑存在“小头畸形”风险。更让这个家庭倍感压力的是,孕妇家族中有明确的先天性智力低下病史。多重阴影下,孕妇及家属情绪十分焦虑,认为胎儿“铁定不能要了”,初次沟通时态度坚决,要求引产。

面对这一复杂局面,孟庆勇团队首先稳住了局面。孟主任指出,根据我国相关法规,孕28周后若无确切医学证据,是不允许实施引产的。“家属因沉重的家族史和基层医院的初步判断,坚信胎儿异常概率超过90%,当时的沟通非常困难。”

02 科学评估,化解认知偏差

孟庆勇团队没有轻言放弃,而是与家属进行了多次深入、细致的沟通。医生用生动的比喻解释道:“胎儿头围小,就像人的身高有高有矮。姚明身高2米23是正常,有的人身高1米4、1米5,智力也同样正常。这很可能只是孩子的个体生长特点。” 团队从医学数据上客观分析,指出胎儿存在严重染色体异常的风险“可能不到10%,甚至在5%以下”,这与家属“90%以上”的预估形成了巨大反差,也成为沟通的关键突破口。

1761124918116861.png

03 抢抓时机,精准诊断

说服工作初现成效,但另一个现实困难摆在面前:孕妇当时孕周已大,且伴有见红、需保胎治疗,而关键的产前诊断技术——羊水穿刺必须在身体状况稳定后才能进行,时间非常紧迫。在医护团队的精心照护和耐心鼓励下,家属最终克服了心理上的顾虑,同意在保胎治疗稳定后立即进行检查。为抢抓诊断窗口,遗传中心为此病例开启绿色通道,优先进行羊水样本的染色体核型分析与基因芯片检测,并优先出具报告。

最终的诊断结果带来了决定性的转机:报告显示染色体与基因均未见异常。随后进行的胎儿大脑磁共振检查也证实,脑部结构无任何异常。一系列科学的诊断证据链,彻底排除了“小头畸形”等严重异常的可能,为这个家庭扫清了最大的阴霾,也坚定了他们继续妊娠的信心。

1761124981563720.png

此后,孕妇在徐州市妇幼保健院安心保胎、待产,最终于孕37周因产科指征行剖宫产,顺利分娩一名6.4斤的女婴。新生儿经医生全面检查,身体状况良好。产后查房时,产妇及家属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连连向医护人员道谢。

1761125025537666.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