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公众号

产前攻略

全身运动质量评估(GMs)--脑瘫的超早期筛查技术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NICU的建立,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死亡率明显下降,但存活者中约有10%-20%留有不同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如脑性瘫痪等。


    脑瘫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及体格检查(1岁以后),其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极其重要,而CT、BAEP等常规的检查不能早期发现。


  全身运动质量评估(General movements, GMs)是预测婴儿脑功能异常可靠的有价值的工具,在高危新生儿出生后4~5月龄内应用GMs技术可以就神经发育结局作出准确有效的预测,对脑瘫的预测更为准确 ,其特异性、敏感性都在95%以上。是目前WHO(世界卫生组织)康复文件中推荐的评估方法,也纳入了我国脑瘫诊治的指南文件中。


  在国内外,广泛应用于高危新生儿的临床随访之中,GMs作为一种非侵入性、非干扰性的新型神经运动评估手段,操作简便,经济投入少,适于应用和推广。


  全身运动质量评估(GMs)是什么?
  GMs最常出现和最复杂的一种自发性运动模式,最早出现于妊娠9周的胎儿,持续至生后5-6月。具体是指整个身体所参与的运动,包括臂、腿、颈和躯干等部位以变化运动顺序的方式参与进来。在运动的强度、力度和速度方面具有高低起伏的变化,运动的开始和结束具有渐进性。沿四肢轴线的旋转和运动方向的轻微改变使整个运动流畅优美并产生一种复杂多变的印象。

  GMs的适用对象
  GMs适用于早产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围产期窒息、高胆红素血症、足月小样儿、持续性低血糖、 颅内出血、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各类高危儿。即使宝宝在病房住院仍然在接受呼吸机治疗时也可以应用(此种情况下核磁共振检查一般难以实施)。

  三、GMs检查的时间:
  扭转运动阶段:出生后3天到妊娠周龄44周
  不安运动阶段:妊娠周龄49周到64周

  四、GMs结果分类


  1.扭转运动阶段:扭转运动(N)、单调性扭转运动(PR)、同步-痉挛性扭转运动(CS)、混乱性扭转运动(CH)


  2.不安运动阶段:不安运动(NF)、异常性不安运动(AF)、不安运动缺乏(F-)


  1.1扭转运动(N)
  意义:正常
  表现:全身性的活动,手臂、腿部、颈部和躯干的运动顺序、速度可变。


  1.2单调性扭动运动(PR)
  意义:轻度异常,需进一步观察第二阶段表现
  表现:连续动作组成顺序是单一的,而且身体的不同部位的运动不像正常全身运动那样复杂进行的全身运动


  1.3同步-痉挛性扭转运动(CS)
  意义:痉挛性脑瘫
  表现:动作呈现僵硬的状态,失去了正常全身运动时流畅的特征。所有肢体和躯干的肌肉同步收缩和舒张。


  1.4混乱性扭转运动(Ch)
  意义:痉挛性四肢瘫
  表现: 通常突然发生,肢体运动呈大幅度,顺序混乱,失去流畅的特征、震颤


  2.1正常不安运动(F+)
  意义:正常
  表现:是一系列小幅度、 中等速度的循环式运动,时常伴有颈部、躯干和四肢在各个方向上的可变加速运动


  2.2不安运动缺乏(F-)
  意义:脑瘫或其它发育障碍
  表现:不安运动阶段没有出现不安运动,但通常可观察到其他粗大运动。
  临床意义
  能够早期筛查出后期将发展为脑瘫等严重残障的高危儿,促使这些儿童在生后最初获得宝贵的早期训练,最大程度降低其残障程度可以在生命早期基本排除脑瘫发育结果的可能,给予焦虑的高危儿家长重要的心理支持和正确的干预方向。


                         儿保科 武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