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高发 防护指南
春风拂面,繁花似锦,春天在带来美好景色的同时,也让许多家长忧心忡忡。每到这个季节,孩子就开始频繁打喷嚏、揉眼睛、起皮疹,各种过敏症状找上门来。据统计,我国儿童过敏性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春季更是过敏的“爆发期”。
今天,徐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张纪华就来跟大家介绍过敏季的防护指南。
PART.01
春季儿童过敏的“罪魁祸首”
一、花粉
春季空气中花粉浓度飙升,杨树、柳树、柏树等树木花粉大量飘散。花粉颗粒微小,肉眼难以察觉,却能轻易随着呼吸进入孩子的呼吸道,就可能引发呼吸道过敏反应。花粉浓度在每天上午10点到下午4点达到高峰,风力较大时,花粉传播范围更广。
二、尘螨
随着气温回升,室内环境变得温暖潮湿,为尘螨创造了绝佳的生存条件。床铺、沙发、地毯,这些孩子日常频繁接触的地方,往往都是尘螨的“温床”。每克灰尘中可能就含有成千上万只尘螨及其排泄物,成为过敏的重要诱因,孩子接触后容易出现皮肤瘙痒、咳嗽等症状。
三、霉菌
春季降雨增多,湿度加大,室内的墙壁、角落、卫生间,甚至冰箱内部等地方容易滋生霉菌,霉菌孢子在空气中传播,也是常见的过敏原。
四、昆虫
春季昆虫活跃,蚊虫叮咬后释放的唾液可能引发过敏,蜜蜂、蝴蝶等昆虫的分泌物或鳞片也可能成为过敏原。
五、宠物毛发与皮屑
如果家中养有宠物,宠物身上脱落的毛发和皮屑也是常见过敏原。即使经常打扫,这些微小的过敏原仍可能残留在空气中,引发孩子过敏。
PART.02
儿童过敏性疾病的常见表现
一、过敏性鼻炎
连续打喷嚏、流清水样鼻涕、鼻塞、鼻痒,孩子还可能频繁揉鼻子、做“鬼脸”,严重时会影响睡眠和学习。
二、过敏性结膜炎
眼睛发痒、红肿、流泪、有异物感,孩子忍不住频繁揉眼,可能引发感染,进一步加重症状。
三、过敏性哮喘
反复咳嗽、喘息、气促,尤其在夜间或清晨发作明显,严重时呼吸急促,甚至出现呼吸困难。
四、过敏性皮炎
皮肤出现红斑、丘疹、风团,伴有剧烈瘙痒,孩子搔抓后可能导致皮肤破损、感染。湿疹、荨麻疹是春季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
五、消化道症状
有些孩子过敏时会出现腹痛、呕吐、腹泻等消化道不适,往往与食物过敏或接触环境过敏原后引发的全身性反应有关。
PART.03
科学预防,为孩子筑起“防护墙”
一、减少过敏原接触
花粉传播高峰期(上午10点-下午4点),尽量让孩子待在室内,关闭门窗,使用空气净化器和新风系统;定期用热水清洗床单、被套、枕套(55℃以上水温可有效杀死尘螨),暴晒被褥;保持室内干燥通风,及时清理发霉物品,必要时使用除湿器控制室内湿度在40%-60%。
二、合理饮食
坚持均衡饮食,多给孩子吃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β-胡萝卜素的食物,如橙子、草莓、菠菜、胡萝卜等,增强孩子免疫力;避免食用易过敏食物,如海鲜、芒果等,已知过敏的食物一定要严格忌口。
三、适度运动
选择清晨或傍晚花粉浓度较低的时段,带孩子进行适量户外运动,如散步、慢跑,增强体质,要注意运动强度,避免孩子过度疲劳,避免剧烈运动后大量出汗导致受凉。
四、宠物毛发与皮屑
外出时给孩子戴上防花粉口罩、护目镜,穿长袖衣物和长裤;回家后,及时帮孩子更换衣物,用生理盐水清洗鼻腔、面部和手部,减少过敏原残留。
PART.04
定期体检与监测
有过敏史的孩子,定期带孩子进行体检和过敏原检测,了解孩子过敏情况变化;密切关注孩子身体状况,一旦出现过敏症状,及时记录并就医。
PART.05
出现过敏症状,这样应对
如果孩子出现轻微过敏症状,如轻度皮肤瘙痒、打喷嚏,可以先观察,用清水清洗皮肤,涂抹温和的保湿霜;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如出现呼吸困难、严重皮疹、高热等,一定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过敏药物,切勿自行用药。
科室简介
徐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成立40余年,科室现有床位50张,年出院病人2200余人次,儿科门诊年就诊量4.5万人次。科室设有儿科普通门诊、专家门诊、儿科急诊、高危儿门诊、儿科病区、肺功能室。科室现有医师14人,其中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6人,住院医师1人,硕士研究生3人。儿科病区收治的病种有支气管肺炎、肺炎支原体肺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肺炎伴心力衰竭、类百日咳综合症、高热惊厥、川崎病、急性胃肠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巨细胞病毒感染、病毒性心肌炎、肾病综合征、过敏性紫癜、病毒性脑炎、过敏性休克及感染性休克等各种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及危重症,在淮海经济区具有较高的声望。
专家简介
张纪华
主任医师
儿科病区副主任
从事儿科临床工作近20年,2015年挂职新疆奎屯市妇幼保健院业务副院长一年半,先后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及北京儿童医院进修学习。熟练掌握儿科、新生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擅长儿童呼吸道、消化道系统疾病、营养性疾病等多种疾病的诊治及急危重症病人的救治技术,如支气管肺炎、喘息性支气管炎、腹泻病、高热惊厥、川崎病、新生儿肺炎、败血症、呼吸窘迫综合征、重度窒息、新生儿黄疸、极度不成熟儿、极低出生体重儿等疾病的救治技术。
目前任徐州市医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徐州市医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徐州市医学会医学遗传专业委员会委员、徐州市医师协会医学遗传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第一届委员会新生儿复苏学组委员,江苏省妇幼保健协会变态反应学分会常务委员,徐州市科技咨询专家库成员,徐州市医疗事故和医疗伤害鉴定专家库成员,江苏省医疗损害鉴定专家库成员。
曾获2021年参加徐州市妇幼健康服务技能比赛获得个人综合第一名及团体一等奖,江苏省妇幼健康服务技能比赛获得个人及团体二等奖。工作期间获得了“江苏省五一创新能手”“江苏省技术能手”“徐州市五一创新能手”“徐州市五一劳动奖章”“优秀援疆干部人才”“优秀卫生援疆技术人才”等荣誉称号,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十佳医生、优质服务先进个人”。科研方面:获淮海科学技术奖科技创新奖“二等奖”2项,徐州市发明协会科学技术奖科技创新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徐州市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三等奖”2项。参与和主持省市级课题7项,发表省级以上期刊论文数近10篇。
监制丨曹永
总编丨马传卫
副总编丨范玉娇
编审丨刘燕敏
审核丨姚丛月
撰稿 | 张纪华
编辑丨姚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