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公众号

儿科攻略

夏季是小儿腹泻高发期 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专家王克提醒:不要滥用止泻药和抗生素

  本期专家:

  王克,副主任医师。1992年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医疗系,副主任医师。从业20年,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各种儿科疾病,如:小儿多动症,小儿抽动症,各种腹泻病,小儿久咳,盗汗,厌食等,尤其对小儿迁延性腹泻,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小儿哮喘,以及咳嗽变异哮喘疗效显著,在各级期刊发表文章近十篇。

夏季是小儿腹泻高发期

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专家王克提醒:不要滥用止泻药和抗生素

  夏季来临,患腹泻的小儿大量增多,如何预防和治疗成了许多家长头痛的事。为此,本报特邀市妇幼保健院中医儿科专家王克对夏季儿童腹泻进行全面解析。

  夏季小儿易发腹泻的原因

  王主任介绍:小儿腹泻或泄泻,俗称拉肚子,小儿极易发作,夏天更是高发季节。这是因为:

  ⒈小儿尤其是6个月至三岁之间的婴幼儿,脾胃功能不足,对食物的消化吸收不完全,容易导致食滞,形成泄泻。

  2.夏季,食物容易发霉变质,婴儿的奶具极易滋生细菌,婴幼儿食后,形成肠炎或菌痢。

  3.婴儿母亲因贪凉过食生冷食物,使乳汁性凉,小儿食后引起泄泻。

  4.家长看护不当,小儿食凉无度,形成泄泻。

  宝宝大便异常应及时就医

  正常小儿大便次数每天3—4次左右,母乳喂养情况下,婴儿大便呈金黄色糊状;奶粉喂养则为淡黄色糊状。添加辅食后,大便颜色变深;随着年龄增长、食物的改变,小儿大便情况逐渐接近成人。

  王主任提醒:当孩子大便出现以下情况,家长应带孩子到医院检查治疗:1.婴幼儿腹泻次数增多,泻时烦躁哭闹,大便内夹奶瓣,有酸臭味。2.婴儿泄泻次数增多,大便呈水样便,颜色深黄,乳后即泻。3.小儿腹泻次数无论多少,大便内夹脓样甚至血样便。4.腹泻呈水样便,腹部疼痛,同时伴有发热症状。

  不要滥用止泻药和抗生素

  王主任提醒家长:不要滥用止泻药。有些家长看到宝宝腹泻不止,要求医生把腹泻止住或自己到药店买止泻药给宝宝服用,结果不但患儿的腹泻无好转,还可能加重其病情。其实腹泻是机体自我保护的一种反应,有利于毒素和不消化的食物排出体外。因此,治疗小儿腹泻时家长不应急于止泻,尤其不能使用抑制肠蠕动的药物易蒙停等。

  不滥用抗生素。对非感染性因素如饮食不当、气候变化或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不要应用抗生素。盲目应用抗生素会导致患儿肠道菌群失调,加重腹泻。对细菌感染引起的感染性腹泻要在医生指导下,针对致病菌合理选择抗生素治疗。

  口服补液盐可纠正脱水

  “小儿腹泻的严重后果是可导致水分和电解质的大量丢失,发生脱水和电解质紊乱,所以对腹泻的患儿要多补充水和电解质,以预防脱水的发生。”王主任说。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使用的“口服补液盐”是最经济、方便又科学的口服补液办法。

  一旦小儿腹泻严重,出现口渴、尿少、哭无眼泪、眼窝凹陷等脱水症状,应该立即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补液盐,对严重脱水的患儿应该静脉补液纠正脱水。

  六点注意让宝宝安稳度夏

  要使小儿平安地度过夏天,王主任提醒家长要做到以下几点:1.保持室内整洁卫生,调节家具颜色,使小儿心情愉快。2.室内每天定时通风,每次1—2小时,以保证空气清新,减少病菌密度。3.婴儿奶具每天煮沸消毒,小儿玩具定期消毒。4.丰富乳母食谱,忌过凉、过油食物;保持乳头清洁,哺乳前擦洗。5.天热时要每天洗澡,更换衣物;勤洗小儿双手,避免病从口入。6.婴幼儿在保证营养的基础上,食物尽量保持清淡,忌过量冷饮、瓜果,忌过油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