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公众号

儿科攻略

开学啦,小学新生的那些小脾气怎么破

  在上一篇文章中,徐州市妇幼保健院保健部褚主任为幼儿园新生的父母讲解如何化解孩子的那些小脾气。今天褚主任将继续为小学新生的爸妈支招。

  一年级新生

  Q:一年级新生会产生什么样的心理问题呢?

  A:徐州市妇幼保健部主任褚英说,对于一年级新生来说,开学前后的两周,部分学生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波动,表现为焦虑、易怒、情绪不稳定等,有的会表现为失眠、嗜睡、疯狂玩、厌食等。究其原因,是孩子对全新的学校生活的心理反差所引起。对此,她表示,孩子要通过自我调节、适应新环境需要有个过程,家长不必紧张或者急躁,也不要一天多次对孩子“念经”,要帮助孩子做好“心理按摩”。

  Q:作为家长,应如何帮孩子解决这一难题?

  A:褚英说,家长可以在开学前带孩子到学校提前熟悉环境、老师等;也可在开学前了解周围邻居,有哪些孩子在同一所学校上学,引导孩子主动和这些邻居伙伴认识、交朋友或者是主动联系即将和孩子上同一所学校的小朋友,让孩子减少孤独无依感;其次,家长可以和孩子聊一聊与学校有关的话题,家长都曾经是学校里的学生,和孩子一起分享自己小时候在学校里的美好回忆,既能愉悦心情,又能激发孩子对学校的向往。

  褚英特别强调,家长在管教孩子时说千万不能说“我管不了你,到了学校让老师治你”等恐吓的话,而是要让孩子觉得“做一名小学生是很自豪的事”。

  Q:除此之外,学生自己还应该做哪些准备呢?

  A:褚英主任指出,家长在孩子入学前应注意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对于小学一年级新生而言,小学的班集体环境、课程任务以及人际关系等都与幼儿园阶段有着较大的差异。在一年级阶段,学习的任务量增多,学习时段区分明显,必须完成更多的任务和遵守许多新的行为规范。

  其次,要注意培养孩子的任务感,当孩子无法完成作业是,家长要及时正确有效的和孩子沟通,让孩子懂得学习是自己的事;同时,让孩子明白老师布置的作业应自主完成而不是由家长监督。

  接着,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当孩子遇到难题时,父母不可以完全代劳,要培养孩子积极思考问题的能力,不能让孩子有依赖性;同时在书包和文具的选择上,家长最好能和孩子一起准备,不要嫌麻烦而替孩子做主。

  最后,要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从现在开始,孩子的作息时间一定要规律,家长要按照上学的要求来规范孩子的日常行为。家长可以与孩子制定一张作息时间表,送给孩子一个小闹钟,将时间定好,让闹钟“说话”而不是家长催促;另外培养孩子自己收拾东西、检查文具的习惯,如果一开始难以做到,家长不要代办,可以和孩子一起来做。事情再小,自己的事情也要自己做,家长的耐心是孩子好习惯的基石。

  另外,孩子上小学后父母作息时间与生活规律都会发生变化,这些不适对家长们也成为一个挑战。他们担心孩子对新环境存在担忧,也担心如何陪伴孩子成长、如何与孩子相处……家长应该认识到这是一个正常的心理变化过程。褚英所长建议,一年级新生家长们应调整心态,培养自己的兴趣,尝试将注意力转移,不要单一地以孩子作为精神支柱。